Moto Guzzi 2013 California 1400 Touring 兼具過彎性能及帥氣動作的巡航車
Moto Guzzi 2013 California 1400 Touring
兼具過彎性能及帥氣動作的巡航車
經過了兩年意氣風發的好日子,
Moto Guzzi業績的成長動輒以50%起跳,
難怪會博得背後金主Piaggio的青睞。
但是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他們還能像過去一樣走路有風嗎?
California 1400 Touring
將是他們能否再度笑傲江湖的關鍵。
文/Kevin Ash
圖/Milagro
舊瓶裝新酒
Moto Guzzi在新推出的California 1400使出渾身解數,試圖拼出一番亮眼的成績。在過去的兩年裡,該公司的成長速度皆超過50%,但這是基於之前慘澹經營的成績,未來勢必無法長期維持如此的高成長。在Moto Guzzi得到Piaggio集團3,400萬歐元的資金挹注下,亟需做一番徹頭徹尾的變身,這款California 1400就是擔起要角重任,要撐起扭轉乾坤的大旗。
在推出首款的California之後,匆匆已經過了42個年頭,如今他們再度祭出這個響叮噹的名號,把最新型的California推上舞台。這並非換湯不換藥那麼簡單,舉例來說,除了引擎的下半部之外,它已經算是一台全新的車款。拜較大型的活塞之賜,這個氣冷式的V-twin引擎在排氣量上已有顯著成長,不但在外型上鶴立雞群,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且出自於現有1200型「大塊」(big block)引擎的曲軸箱,在內部運作亦完美無瑕,根本無需再做任何重大的改變。至於曲軸亦幾乎是相同的,只有在平衡上略做改變,以適應其需要,不過這不正是它敢勇於打破Guzzi那個「千古不移」的傳統,揚棄橡膠安裝(rubber mounted)式引擎的地方嗎?
引擎依著三個不同角度的球體關節式(ball-jointed)連桿,連結在車身框架上,這樣的運作方式,不致於產生輸出軸與最終傳動不一致的憾事。但這也代表Guzzi利用引擎當作受壓底盤元件的方法,將要劃上句點,不過此一方法在Mandello廠時早已行之有年,這意味著它將額外增加一些重量,使得車身框架必須應付過去在某種程度上由引擎處理的壓力。
新穎而細膩的設計理念
這些替代方案將被迫採用較大活塞並導致引擎震動增加,要不然便得添加一個平衡軸,而這也意味著曲軸箱和內部構造的重新設計是無可避免的。但其結果卻是相當亮眼,這台California 1400溼重為322公斤,比起其他巡航等級的大車時,也沒有任何遜色之處,甚至要比Harley Road King還要輕上23公斤。
引擎也由於它中央的單節氣閥體而顯得特立獨行,藉由長長的進氣管進入兩個汽缸,這樣有助於把扭力峰值出現的轉數大幅下移。每分鐘轉數來到2,750轉時,就能達到其最大扭力12.1kgm,而在6,500轉時,即可和緩地達到95匹最大馬力的峰值。就理論來說,這樣能把節氣閥體從每個汽缸後面移開,以增加足夠舒適的置腳空間,而它也的確辦到了。
這款California的風格幾近於包浩斯設計學派(注重造型與實用機能的合一,強調線條冷冽、簡單和機械化),因而在整齊清爽的細部結構下,把突出的邊緣、穩定的曲線與那些油箱排氣閥做巧妙結合,以強調引擎的大小,以及又長又低的騎乘架勢,一走上街頭不但臨場感十足,而且在視覺上有很強的訴求力,算是相當吸睛。毫無疑問的,Moto Guzzi對於這種清爽而靈巧的細部結構十分拿手,而圍觀的群眾對此也捧場得很,因此自然會成為一股極大的支持力量。中央的LCD圓形數字面板,與Fiat 500相當類似,可是,位於擋泥板上的後LED燈,其半徑則與擋泥板本身略異,它們的設計理念不盡相同,讓人有些納悶。
一跨上就捨不得下車的駕馭快感
Moto Guzzi California的駕馭感讓人怦然心動,從新的R1200GS可以看出,BMW的設計理念或許已轉變至多層溼板,以及反轉式的離合器,以因應新的需求。可是,擇善固執的Moto Guzzi仍鍾情於大型的單層乾板,且對它信心十足。這意味著它會有一副沉重的飛輪,而當你輕拍節氣閥時,此一特性便會使車身彈向右方。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希望這情形發生。當鬆開跨距可調式的變速桿時,這款機車便會向前衝出,接著在一陣大力踢騰之後,便引發對節氣閥的連番反應,甚至在每分鐘2,000轉的次級水準下即會出現。只要一直用力往前推進,便會來到動力峰值,在這之後則會開始有單調乏味之感,但此時卻會額外出現另一個特色:平順而流暢。Rubber mounting式引擎能以令人毛骨悚然的功效,來斷絕那些機件運轉時所帶來的震動,只有在你注意尋找引擎聲響時,才會有微不可測的嗡嗡聲傳入耳中。但是在它空轉時,車子仍會震動,橫桿也會從左到右抖動,所以我們並不能信口雌黃地說,這項特色沒有任何缺失。
以一款旅行車而言,居於其核心地位的California在動力特性上,可謂相當理想。當你想要往前挺進時,在低轉的區域中,即可使出陣陣強大的推力,接著動力源源不斷的湧至,進而一路暢行到底。總之,它的平順和流暢是無可置疑的,而且多虧了超速傳動的最高檔,即使在巡航速度下也可保持悠然自得。
不過我們對這款車在耗用燃料的經濟性上,仍會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Moto Guzzi曾聲稱,其旗下任何一款車的特定燃料耗用率,都處於最佳狀態。可是,車上的電腦數據卻顯示騎著它在城裡四處閒晃時,每加侖汽油可行駛的英哩數(mkg)才達到30(即每公升汽油僅能跑上13.5公里,而跑上100公里則需7.41公升的汽油),縱使騎上開闊的路面而且以較快的巡航速度奔馳時,每加侖汽油可行駛的英哩數亦僅提升到38(換算後為每公升可跑10.6公里,而跑100公里則需9.4公升的汽油),才跑上170英哩油箱就會乾涸見底了,以此種機車而言,這樣的耗油數據並不算好。由於這次是在法國里維拉(Riviera)的產品發表會上測試,因此就這點而言,也許是法國的條件有所不同所致。
California闊別多年的改款,是因應歐陸休旅熱潮下的即戰力。
招牌的橫置V型雙缸,搭配rubber mounting式引擎,運轉時極為安靜。
具有古典設計感的前置三頭燈,呈現義式新美學。
單圓式液晶儀表板,在復古風中融入現代科技。
縱使置腳空間相當大,California仍可作出令人驚豔的傾角。
Moto Guzzi具有競爭力的戰略車款。
Moto Guzzi 2013 California 1400 Touring Specifications
●引擎型式:氣冷4行程V型2汽缸
●內徑x行程:104x81.2mm
●壓縮比:10.5:1
●總排氣量:1380cc
●最高馬力:95bhp/6500rpm
●最大扭力:120Nm/2750rpm
●車架型式:鋼管車架
●傳動系統:乾式單片離合器,6檔軸傳動
●前傾角:32°
●前後輪尺寸:130/70/18 200/60/16
●車體:長寬高2445/1030/1460mm
●軸距:1680mm
●座高:740mm
●車體淨重:322kg
●排檔方式:5檔
●油箱容量:20.5L
瑕不掩瑜的性能
California的操控性倒沒有值得掛慮的地方。被譽為過彎性能最優質的巡航車之一,California也具備了絕佳的操控性,方能無愧於這樣的盛名。說起這款1400,其最重要的特色即是輕盈和反應能力,因此當這款龐然大物般的機車「彈跳」而起,騎乘與過彎和變換方向時,在動靜之間頓時就像是輕了45公斤似的,靈巧而刁鑽。Triumph Trophy不也是無視於其重量,而同樣表現出良好的操控性嗎?因此駕馭起後者,那還真是樂趣無窮呢!相形之下,這款California 1400似乎就不擅長對付較蜿蜒曲折的路面了。然而它完全具備中性轉向的能力,撇開在極低速下會有小小凸槌的可能性不談,它的性能是無庸置疑的,因此即使在上山時經過陡峭的U字型彎路,你也依然可以讓這款車傾側而過,並讓它載著你四處遨遊。
如果碰到了滑溜路面或是棘手的路況,它所具備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就能派上用場!可是絕大多數的騎士,都幾乎忘了它還有這樣的一套系統。值得一提的是,它有三套引擎輸出模式。在城中逛街時,使用Pioggia(濕地用)模式,可以降低油門突然加大所帶來的不適,對於後座乘客效果尤其明顯。另外還具備兩個模式:Turismo(旅遊)和Veloce(高速),這些都是義大利文,但並不需要特別把這些字翻譯成中文。畢竟,這是一款義大利車,我們不需花費太大力氣,就可以了解到這些名稱所代表的意義,也保留了這款車更多的傳統。
談到這款車的舒適度,相當值得大書特書。它的座位相當舒適,就算騎乘一整天也非常舒服,而且位置相當寬敞,乘客也有許多活動的空間,不致有促狹之感。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風鏡並不是可調式的,尤其當許多他廠牌的機車都紛紛採可調式設計時,它的疏漏就更加明顯了。對於筆者這個有192公分高的「彪形大漢」來說,它的高度算是適中,因而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都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但身材較小的騎士們或許會發現,他們得仰起腦袋往上看去,而非從車頂平行往前望。在這情形下,他們便得從DM中指定一款較短的版本。理論上這款車應該具備這方面的調整能力,無奈事與願違。
風鏡與California的舊款車設計頗為類似,這表示從時速75英哩起,安全帽不斷搖晃所產生的騷動就會強烈困擾著你。其解決方法令人掃興之至,那就是騎慢一點……。至於另一個潛在的惱人之處,即是加熱握把開關,不管你是否訂購了握把,它都留下了開關桿,好隨時提醒閣下是個吝嗇的鐵公雞,連這玩意兒都沒下訂。
或許在盛夏的那幾個月裡,會有許多來自於大型汽缸的熱氣又跑回你的腳邊。不過在我騎上它時氣候冷得可以,因為當時才只有攝氏13度,而且在絕大多數的時間下均如此,所以理論上我感受到的溫暖應該是相當舒適的。可是一旦陷入重重車陣裡,就會開始感到似乎有些過熱了,即使當時氣溫依然十分低。看來如果一到炎炎夏日,這勢必會成為嚴重問題。
這款車的所有「怪癖」在基本上來說,都是相當細瑣的,大可略去不表。整體而言,這是一款令人信服的好車,絕不致於砸掉California這塊大名鼎鼎的招牌。其實只要一跨上去,那種風馳電掣的快感,一定會讓你悠然神往。還有,也別小看了那具馬達,儘管平時一副懶散狀,一旦馳騁起來,便立刻表現出「孔武有力」的樣子,它所引發的驚人隆隆聲響,就更可證明它絕非浪得虛名。
總之,這是款一屁股坐上去後,就一路暢快到底的車,不會讓人「坐立難安」。還有,側箱的尺寸剛好適合,配備水準相當高,不但外觀出眾,而以6,000英哩(10,000公里)做為服務周期,亦顯得相當合理。最後要說的是,它的燃油續航力(fuel range)雖然好像有些被「糟蹋」掉了,但是,實際的情形仍屬未知數,撇開這點不談,它真的徹頭徹尾是一款魅力無法擋的好車。
經典車款散發不凡品味,California是Moto Guzzi最新力作。
標配的雙側箱與後土除,流線造型完美結合。
有點突兀的後燈設計,但是瑕不掩瑜。
經典的橫置V型雙缸引擎,在低轉速域中即能爆發強勁扭力。
傳世寶車再現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