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uki Address 125 SS 高評價通勤車全新改款
Suzuki Address 125 SS
高評價通勤車全新改款
自從台鈴開始在台灣販售Address車款以來,悠悠已過7個年頭,期間經過不少改款,如125Z、V125G,乃至鐵拳等,都算是大家族中的一份子。如今推出全新改款125SS,與前輩們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Suzuki Address V125SS
引擎型式:四行程氣冷2V單汽缸
內徑×行程:53.5mm×55.2mm
壓縮比:9.6:1
排氣量:124cc
最大馬力:9.9ps/7500rpm
最大扭力:10Nm/6000rpm
傳動方式:CVT
車體長寬高:1780×635×1035mm
軸距:1235mm
座高:745mm
車重:101Kg
油箱容量:6.3L
前輪尺寸:90/90-10
後輪尺寸:100/90-10
高油價時代的好選擇
長久以來被定位為通勤代步車款的Address,以100cc的小車身,裝載跨級距的125cc引擎,再靠著低油耗的特性,儼然成為市區通勤的好幫手。如果只是單純在都會區中移動,Address是相當不錯的一台車。
Address並非運動取向的速克達,車上配備在六年前初發售時已經算是略顯陽春,不過這正是它所定義的車款特色。Address的車名雖可直翻成「地址」,但其實是以Add與Dress兩個單字所組成,意味著車主能隨意為這台車加上各種不同配備,成為一台極富個人特色的車款。
這樣的車種特色,在當時的日本造成極大轟動,車子本身的性能優異,可改性高,可當作一般用途,也可以作為華麗的改裝車。讓普通的菜籃、上班族,或者是想玩車的改裝族群,都對Address愛不釋手。
Address在台灣雖然較少受到改裝族群青睞,但好騎省油的特性,也在網路上口耳相傳,成為許多車友心目中通勤用車的代表。
在日本推出Address V125 SS版本之後,許多Address車系的車友,都相當期盼著這台最新成員能早日登台。現在終於要在台上市,讓我們來看看最新款的Address有什麼進化吧。
V125SS的車身小巧緊實,與一般市售的100cc相仿,相對的置物空間與乘坐空間也較小,不過當在找停車位或是塞車時鑽車陣,就會相當實用。
性能平實 油耗亮眼
在今年稍早,日本推出了Address的最新版本 V125 SS。SS代表了Sport Style,主要訴求是靈活的動作性能,在各種小地方也做了配備上的提升,以符合運動版之名。
實際騎乘起來,其實與過去的Address感覺相當接近,101公斤的車身上,搭載了擁有將近10匹馬力的125cc引擎,讓Address擁有隨催即到的動力表現,一直到市區巡航速度的50-60公里時,仍有相當餘裕的加速性能尚未完全發揮。台灣現在運動性速克達引擎大多已採用4V設計,仍採用2V引擎的V125SS比較起來稍嫌不足,但是市區走走停停的騎乘,反而讓低轉大扭力的2V引擎擁有不錯的表現。
精悍的車身及短軸距的設定,也讓V125SS能夠自在的在車陣中穿梭,可說是同時截取了100cc及125cc的優點。
這裡不得不再次提起它優異的油耗表現,能源局所公佈的油耗測試為一公里42.7公升,其實與現行它廠的125級距速克達相差不多,一般市區騎乘也能保持在35甚至是40公升的水準。當天測試車輛的行程將近40公里左右,而數位油表總共有六格,以6.3公升的油箱,勉強可將一格對應為一公升汽油,上山之前油表的格數剛好降到第二格,騎完這40公里後,油表仍保持兩格,測試雖沒有十分嚴謹,但省油的表現卻令人印象深刻。
極簡功能性配備
Address車款簡約設計的特色,優缺點其實是並存的。像是長久以來被詬病置物箱空間的不足,在SS上仍是相同設計,甚至可說是Address的一項特點了,稍大一點的全罩式安全帽,只能掛在兩旁的掛勾、加裝後箱或是隨身帶著走。
不過摒除置物箱這一點來說,V125SS該有的功能可一樣也不缺,大燈設計移植日本版的設計,另外加了頭燈兩側的定位小燈,算是滿足一些Address車友對日規大燈的渴望。
Address是全類比指針式的設計,而從鐵拳開始,Address車系就加入了多功能數位儀表。這功能也延續到V125SS上,除了顯示時間、油量之外,也可記錄單趟旅程,仍是相當重要的進步。
此外還有雙色後照鏡、鋁合金飛旋踏版等造型部品,在台灣已經成為了Suzuki速克達最大特色的踩發桿與側柱熄火裝置仍有保留。但台鈴取消了日本版搭載的防盜裝置,這個裝置可偵測到車體搖晃並發出警報,或許是因為台灣停車空間太狹窄的關係吧?
Address V125SS將在6月底開始發售,含牌險售價為65800元。台鈴表示,在到7月初的預購期截止前購車,將會贈送安全帽及GIVI箱、鋁合金輪框二選一,算是彌補了與前一代機種的價差。這台全新改款的通勤車款,將再次奔馳在水泥叢林中。
穿梭車陣 自由自在
以試車手180公分的身高來說,Address V125SS的車身看來嬌小,不過一個人坐還算相當寬敞,把手到膝蓋也還有空間,兩腳都能屈膝踏地,腳踏空間也是略小。
試車手報告
我對Address車系一向很有好感,稍嫌簡陋的配備,並不妨礙車輛優異的本質,低轉扭力充沛,起步並不輸給同級距的運動性車種。高轉速後的動力傳輸雖沒那麼出色,但在一般通勤時已算足夠。
原廠配備單槍懸吊在騎乘上還算是夠用,前輪碟煞的制動力也充足,但後鼓煞在力道傳達上有些不足。雖然座墊是雙人設定,但100cc等級的車身對我來說有點太小,得要坐到後座才比較舒服,但在騎乘時不會感覺這麼多,操作或過彎等都很順手。
置物廂空間實在是個罩門,全罩安全帽真的放不下,如果能有像NEX般的車廂空間就太好了。小巧的車身已經是Address的一大特色,或許兩者只能選其一吧。
背光的數位儀表,能夠顯示油量、時間等數據,指針儀表則是時速。
方向燈桿已經是能彈回中央的設置,早期的版本還要自行回正。
前斜版有反光裝飾條,增添行車安全。
前碟煞為單一卡鉗,制動力還算充足。
前置物空間有放大,能夠左右都放置兩罐寶特瓶。
大燈造型移植至日本版,台版則增加了兩旁的定位燈。
後燈造型與鐵拳相仿,方向燈則變動成較具有一體感的形式。
座墊雖留有後座空間,但相對狹小。
較大的全罩安全帽是塞不下的,不過原廠搭配了兩側的鐵掛勾可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