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 XT1200Z Super Tenere 拜見人氣車款的旅行實力!
p.65
YAMAHA XT1200Z Super Tenere
拜見人氣車款的旅行實力!
巴黎達卡越野賽中所培育出大量造車經驗
全數昇華至高性能旅行車款上了
全世界最艱鉅的巴黎達卡越野賽中
XTZ750 Super Tenere以優異戰績驚艷全球
繼承這台戰車血統的市售車款XT1200Z Super Tenere
將達卡越野賽中累積的寶貴經驗凝聚全身
並同時導入MotoGP賽車的技術
這台鬼斧神工的越野休旅車會帶給我們甚麼樣的旅行感受呢?
拜見人氣車款的旅行實力!
一騎上車
對旅行的渴望急速上升
只有大型車才辦得到的舒適騎乘感受
在全世界最嚴峻的巴黎達卡越野拉力賽中,從1990~1998這段期間,XT750 Super Tenere總共奪得7次冠軍的YAMAHA車隊,憑藉著打造巴黎達卡工廠賽車時所獲得的經驗訣竅,全轉移到大型越野休旅車款:XT1200Z Super Tenere上,並展開一般市場的販售。
這幾年來,摩托車市場對洲際大型越野休旅車款的需求急速增加,就連日本也同樣面對了市場需求。能夠因應這些需求的車款以BMW的R1200GS打頭陣,之後還有Triumph的Tiger Explorer車款、Ducati的Multistrada 1200、KTM 1190 Adventure等等車款,歐洲車廠相繼針對大型越野休旅新車款的開發投入心力。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也正式開始了大型越野休旅車的研發進程,而Yamaha車廠所打造出的結晶就是XT1200Z Super Tenere。
2013年的車款在基本構造上沒有改變,不過車體周邊跟車架塗裝的黑色基調讓整台車的設計更加洗鍊,另外還使用了現在正流行的消光塗裝。
車身那龐大的體積,一靠近就能感受到魄力,也因為這種設計風格讓XT1200Z Super Tenere在眾多對手當中有著強勁的存在感,相當引人矚目之餘,還能帶來騎乘時的優越感。實際上騎乘起來相當輕鬆舒服,感覺沒有道路能夠阻擋,比起追求速度的感受,更能體會到的是強大扭力的感觸。
如此龐大的車身,一樣能夠提供舒適的騎乘感。就算是進行一整天,里程達到1000公里的騎乘,騎士也不易感到疲累。車上甚至配有可調整高度的大型擋風鏡以及車把護弓等裝備,高速騎乘時僅會感受到小小的風壓。冬天RV旅遊,或是突然碰到下雨的狀況時,這些配備就會非常有用。
不過站在日常實用性方面來看,如此巨大的車身跟261公斤的車重可說是難以忽視的缺陷,但若又站在「踏破四方,惡路無視」的角度來看,其實這樣的設定並不是個缺點。
坐墊的高度可進行兩段式調整,低一點的坐墊高度為845mm,也許這樣的設定很容易讓人對於足著性的表現抱著存疑態度,事實上只要是身高在平均數值裡的騎士,兩腳腳掌都可以搆得到地面的,不需要對此感到不安。一般鋪有柏油路的道路只要腳能夠好好踩在地面上,駕馭XT1200Z應該不成問題。
低速推車時的操控性方面是比較辛苦了些,但由於XT1200Z是以RV為主要設計取向,所以適合輕鬆的騎乘姿勢,提供了舒適又親切的騎乘感觸。
隨著最新技術的導入
任何路面都可以安心踏破
真才實料的配備所向披靡
D模式使騎乘樂趣倍增
可榨出110匹馬力的1199c.c.水冷DOHC4氣門並列雙缸引擎,擁有可輕鬆巡航於高速環境下的優異性能,由於基本特性就是以低中速見長重視扭力的性能,所以一般道路以時速60公里騎乘並不是什麼難事,在引擎轉速位於2000~3000轉速度時所展現的270º曲軸才有的特殊脈動也讓人百騎不膩。另外這具大雙缸引擎在催動油門時,不僅動力輸出順暢而且操控簡單,特別是T模式中的引擎特性沈穩,無論在何種場地都可以輕鬆騎乘。
電子控制系統「YCC-T」技術就被用在這具引擎中, D模式的功能便將「YCC-T」技術妥善運用,另外還有以長途RV跟市區騎乘為優先的T模式,最後還有一個模組可引導出車輛敏銳的感官神經以及運動性能的S模式,以上這些模式可藉著右手邊的按鈕輕鬆地進行切換。
高穩定性其實也是Super Tenere的樂趣之一,這個特性也可以與長距離RV的舒適性做個連結,由於其操控方面的沈穩性能以及超直率的車身反應,這樣的設定在中高速的彎道中特別爽快。另外就算進入的是平地砂石地面,也一樣可以安心將車子騎進去,更何況身邊還有眾多的安全配備。可切換模式的道路循跡控制裝置,讓車輛在比較滑的路面上確實地前進,加上可調整前後煞車效力的煞車同時也配備了ABS,所以無論是遇上哪種道路,ZT1200Z Super Tenere都能迎刃而解。
符合越野休旅車款的豐富配備
配備在整流罩上的雙頭燈是以電磁鐵螺線管驅動的方式來進行切換的,油箱容量為23公升,提供了長途騎乘的可能性。
車頭配備的大型風鏡可進行3段式調整,可大幅減少騎乘時的迎面風量,而且不會引起亂流。
儀表採用類比轉速表跟液晶顯示器的混合設計,儀表功能按鈕左側就是道路循跡系統的切換按鈕。
設計在車身左側的橢圓形排氣管,內部有三元觸媒裝置來因應空污排氣規定。這組排氣管依舊可以演奏出脈動性十足的雙缸旋律。
設計走緊緻風格的尾燈總成,煞車燈採用LED設計,LED設計具有省電以及視認性高的優點。
ABS當然列為標準配備,還配備有前後煞車同步的UBS設計,性能相當搶眼。
單槍多連桿後避震器具有彈簧預載可調裝置以及回彈阻尼調整裝置,輪胎作動範圍為190mm。
傳動方面採用的是軸傳動設計,並且採用主動齒輪跟環行齒輪兩者的作動互相抵銷的高點嚙合齒輪的設計,以減少保養維修的壓力。
後煞車碟盤直徑為282mm,前後煞車連動系統只有在使用前煞車拉桿時才會作動,只踩後煞車踏板的話那就只會啟動後煞車。
不為身體帶來負擔
長時間騎乘不易疲累
稍微有點寬的車把打造出容易操控車輛的上半身姿態,腳踏跟坐墊的位置關係也緩和了膝蓋的彎曲程度。坐墊高度共有845/870mm兩種高度可供調整。
藉著電子控制技術的導入
馬力特性呈現兩段式變化
圖片裡就是導入了YCC-T跟D-MODE等電控系統的水冷DOHC 4氣門並列雙缸引擎。